于丹和蒙曼的经历能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2024-05-18 23:37

1. 于丹和蒙曼的经历能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这个说法我完全同意!当于丹成为国学大师后,为了获得名誉她已然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此时,于丹的“鸡汤式”解说只能忽悠一些对国学了解不深的人,当这套华而不实的说法到了专业的舞台上时,一切就都不攻而破了。
众人皆知,北京大学是国内一所高等学府,学校里的学子都是知识修养颇高的人,对于国学自然也是无比追崇。一次,于丹受邀参加北京大学的演讲,身为一位国学大师她却是身着较为暴露的裙子上台演出,此外,从她开口的第一句“我代表大家”就使自己的徒有其表显露无疑。

要知道,在北京大学最不缺的就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于丹的演讲在专家看来不过就是哗众取宠,空有其表。因此,于丹演讲到一半就被众人轰下了台。至此,于丹的国学大师形象不攻自破,沦为了“文化小丑”。
继于丹之后,蒙曼成为了有着“小于丹”之称的国学大师,两人虽然成名时间相差十年,但是结局却是殊途同归。在蒙曼名利双收之后,她也成为了一位沽名钓誉的国学大师。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蒙曼对诗词的点评和讲解都十分精辟,这大部分归功于蒙曼自身的文化底蕴,只可惜由于她过于追求名誉,因此导致她逐渐迷失自己身为一个学者的本心。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的舞台上,蒙曼在讲解《悯农》这首诗时,竟将农民夏天耕种解释成是在春天耕种,一时之间蒙曼的言论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外,还有专家点评她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解也是十分浅显,同时在点评上也接二连三出现错误,并没有具备一位国学大师的知识底蕴。最终,蒙曼也像于丹一般从国学大师沦为了文化小丑。不得不说,想要成名容易而想要长久的成名就需要付出无限的努力,如果成为了沽名钓誉的人,那这种成名注定是不长久的。
现如今,从于丹到蒙曼,两个人都从国学大师沦为了文化小丑,两人的行径也是在警醒更多的学者,想要获得功名必然要付出同等的努力才能成为人上人。

于丹与蒙曼,从盛极一时的国学大师到成为沽名钓誉的文化小丑,她们经历了从神坛跌落到底端的大起大落。出身书香世家的于丹和蒙曼却被一时的名利迷惑了心智,才会急功近利,失了一位国学大师的本心。因此,名誉固然重要,文化底蕴也不可或缺,没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就成为不了国学大师。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的知识底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是以,对待国学我们更应该是怀着敬意去解读,而不是胡乱曲解。学海无涯,人的一生应当是在学习中度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最终才能获得最真的功名!

于丹和蒙曼的经历能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2. 在蒙曼面前,于丹有那么不堪吗?

蒙曼与于丹这两位杰出文化学者,一直以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通常来说,网上对于二人的评价会出现两极分化。出现蒙曼的字眼,必然要贬损于丹,谈及于丹,必然要捧蒙曼。一来二去,在蒙曼面前于丹多多少少有点狼狈。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在蒙曼面前,于丹有那么不堪吗?其中缘由何在?在小编看来,这原因现实而又特殊。小编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对与错大家自己比对一下看看怎么样。




蒙曼相对于于丹而言,属于那种内敛型学者。蒙曼早年便是在象牙塔里搞学术的人,与社会人等打交道的不多。况且蒙曼人家平日里连电视都不怎么看,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自己的老本行历史。于丹则不然,人家属于亦学亦商,在信息传播方面很有见地。这种差异,在平日的讲课过程中,可能不是太明显,但是一到了《百家讲坛》这样的平台之上,形势为之一变。于丹倒是借着《百家讲坛》的东风,名利双收。反观蒙曼,则是表现平淡。那么二人究竟有何区别?小编以治学为角度切入口,分析一下二人的差异。




蒙曼治学
蒙曼治学,严格意义上来说,有3个特点:横向专一、纵向深入、颇有见解。蒙曼属于传统型的文化学者,对于历史的研究可谓是传承有序,一看就是那种很有深度的文化学者。以蒙曼所讲述的隋唐历史,既有故事性,又有一定的理论可看性。蒙曼的学术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颇有见解。通常来说,对于历史的研究难免要借鉴前人的观点与看法,蒙曼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一点在蒙曼的《百家讲坛》系列栏目中,大家会有切身体会。




于丹治学
于丹治学,相对于蒙曼而言,主要有3个特点:善于迎合、心灵鸡汤、浅显粗略。于丹的成名之路,得益于《论语》。《论语》的讲解与论述,文化史上有不少先贤,已有高见,比如朱熹、王阳明等,想要再有创新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于丹却是另辟蹊径,在前人的基础上,迎合时代背景下整体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论语》的讲解,变成了如何取悦他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丹的心灵鸡汤浅显粗略,刚开始芳香扑鼻,时间久了便有清汤寡水之感。




于丹为何不如蒙曼
学术之内,于丹不如蒙曼严谨;学术之外,于丹又不如蒙曼低调。这个原因不得不说,现实而又特殊。何以见得?时下真正心平气和研究学问的教授,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谁还能坐在冷板凳上搞学问?不得不说,蒙曼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好很多了。人们何曾见过蒙曼抛头露面的兜售自己的书籍,这个没有吧!这正是于丹不如蒙曼的特殊之处,现实之处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都知道,当下的社会是知识变现的社会,谁能精通知识变现的门路,谁就能把握住互联网时代的风口。于丹自然是深谙其中门道,钱是没有少赚,在她风光的那几年,单单版权税就是百万起步。反观蒙曼,自打出名以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很少以功利之心示人,只是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实的地方就在于,真正搞学术的人甘守清贫,对学问不求甚解的人则是赚的逼近人生巅峰,这是多么的现实啊!




综合来看,在蒙曼面前,于丹也是一位文化学者。不能一巴掌打死说,于丹在蒙曼面前就一定那么的不堪。但是,在小编看来,于丹在学术方面确实是不如蒙曼,这点也是造成于丹在蒙曼面前不堪的诱因之一。至于于丹在蒙曼面前不堪的原因,小编在上文中已有介绍,一言以蔽之,原因现实而又特殊。对于蒙曼、于丹二人,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3. 于丹国学肤浅,蒙曼学识不俗,二人本质差别在何处?听老梁怎么说 ?

于丹与蒙曼都是《百家讲坛》“一姐”,前者被捧的无以复加,巅峰时期被“黄袍加身”获封“文化圣母”桂冠,后者纵然学识不俗,然则不温不火。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往往力挺蒙曼,对于丹则是多有不敬之词。二人的本质差别在何处?对此,小编窃以为老梁的说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听老梁怎么说。



于丹在后台化妆
于丹在小编的心目中,曾几何时是一个相当有纪念意义的文化符号。2006年,小编还是个小孩儿,对于《论语》没有什么概念,正是于丹给了小编最开始的国学启蒙。尤记得当年的黄金周,连续七天都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听的是如痴如醉。想必一大批像小编这样的九零后,都有这样的体验。于丹确实是在文化传播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以至于,街头小巷,男女老少都能说几句子曰。一时间,大有“文艺复兴”的趋势。



于丹演讲
而后引发了“国学热”,于丹也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于丹在没有上《百家讲坛》之前,做的就是文化策划之类的工作,亦学亦商的人物。换言之,于丹很擅长把市场经济下文化需求的脉。所以,于丹将《论语》讲解的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在短时期内,于丹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此去经年,于丹在北大受到“非同一般”的“礼遇”,被北大学子“轰下台”。



于丹参加活动照特写
由此,一代“文化圣母”黯然褪去。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于丹那种浅显易懂的讲解不再满足,进而于丹的国学就显得有点肤浅。于丹国学肤浅的说法,在网上也是引起不少争议。小编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于丹早年在参加活动时,误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低级错误的说成王安石主持的。这个低级错误,发生在一个学者教授身上,实在是让人费解。



蒙曼参加相关活动
与其同期走红的蒙曼,在当年上《百家讲坛》的时候仅仅32岁。这在《百家讲坛》的主讲嘉宾队伍中属于非常年轻的,可谓是年轻有为。蒙曼的唐史系列,讲的是动人心弦,既有趣味性又能涨知识。蒙曼学识不俗,说话不慌不忙,阴柔处有大天地。蒙曼对于唐史之中的人性,分析的还是非常到位的。这点你是不服气不行,蒙曼的这种在学术上的淡定从容,需要深厚的国学功底作为支撑。



蒙曼生活照
时至今日,提到于丹必然绕不开蒙曼。说起于丹,不能说“群情激奋”,最起码心里都会觉得不舒服。然而,提起蒙曼,画风大变。此番为何?于丹与蒙曼本质上差别在何处?在此小编援引老梁的说法,还是很有说服性的,看老梁怎么说。老梁指出于丹“跌落”神坛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迎合市场,说着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也就是传说中的“心灵鸡汤”。蒙曼则不然,潜心研究学术,对于市场总是抱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老梁
可以说,于丹现象的褪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下人们对于文化传播的浮躁性需求,大大降低。进而,人们需要有深度的国学讲解。在这种情况下,援引老梁的说法,蒙曼就乘势而起。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传播,虽说可以允许一定的市场化,但是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东西,一股脑的市场化。蒙曼现象代替于丹现象,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说明大家对于文化需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于丹接受采访
于丹国学肤浅,蒙曼学识不俗,这样清晰可见的特点,国人还是有最起码的理智。二人本质差别在何处?听老梁怎么说之后,想必大家有一定的认识。不可否认,于丹在文化传播上有过贡献,但是对于学术的态度严谨程度,平心而论,与蒙曼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文化需要抱以理智,也应顺势而为。何为“势”?即大众对于国学文化的精细化需求。所以说,无论是于丹也好,还是蒙曼也罢,二人道阻且远。

于丹国学肤浅,蒙曼学识不俗,二人本质差别在何处?听老梁怎么说 ?

4. 于丹和蒙曼,谁的文化底蕴深厚?

于丹和蒙曼在国学领域都是有一定地位,学识渊博的人。一直以来人们都乐于将于丹和蒙曼二人相提并论,那么于丹和蒙曼谁的文化底蕴深厚大多数人的看法,略微有点想当然。文武第一,武无第二。但是人们依旧愿意将。水平比出个高低存在既合理。既然国人愿意这么想,愿意这么做。那么就基于客观事实的态度来看待二人的文化底蕴。在小编看来大家对于二人文化低,深厚之争。一直以来有时偏过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有点想当然这个是怎么样的一个说法呢?小编就基于二人的学术经历,以及。学术水平进行一番探讨。

小编,首先先给大家说说与单人们对一担的理解,大多数源于当年比较火爆的百家讲《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确实是诞生了一大批学术明星。于丹出道要比蒙曼要早一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于丹在2006年国庆节期间央视对他非常的垂爱,一连七天都在播出于丹的主讲节目,于丹当初讲的是论《论语》。抑或是之前人们很少接触到专门关于论语讲解的节目。因而,于丹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国学大师。

紧随其后的就是迎面而来的名与利,于丹成了媒体眼中的香饽饽。于丹扬名在外,一度荣登作家富豪榜。期间,于丹也是没少从中获取版权税。另外,于丹在《百家讲坛》之后,名望一度达到了顶峰。近年来,于丹现象低迷,人们逐渐的不怎么待见于丹。甚至于,于丹还闹出了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丑闻。

与于丹相比,蒙曼的经历还是四平八稳。她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深厚的文化熏陶。值得一提的是,蒙曼在生活中是一个关心学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的人。她在生活中,不怎么看电视,对于网络信息的接纳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这样一个教书匠式的人物,受到了央视的推崇。她在2007年开始主讲《百家讲坛》,把隋唐历史说的是深入浅出,广受观众喜爱。

蒙曼由于独特的文化地位,一直以来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座上客。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蒙曼的出镜率还是相当高的。她本人也是温文尔雅,很少有绯闻。外出参加活动,也是打扮得体没有于丹那么“花哨”。蒙曼比于丹基本上小了快一轮,风格迥异,因而人们乐于将蒙曼与于丹进行对比。那么,二人文化底蕴谁比较深厚?其实好多人的看法,略微有点想当然。

现在的人们看待一个人,总是习惯性的带着有色眼镜。这么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身陷网络舆论漩涡的于丹,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于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网络喷子便会群起而攻之。平心而论,于丹的文化底蕴要比蒙曼技高一筹。何以见得?于丹的文化底蕴那是从小就开始积累起来的。

按照于丹的说法,她本人都是在唐诗宋词的氛围中长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她确实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从讲解《论语》中便可窥见一二。蒙曼虽然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频频露脸,可毕竟是研究历史方向出身。于丹则不然,她对文化的研究,有纵向的深度也有横向的广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十年的文化底蕴积淀,于丹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学者。

蒙曼属于后起之秀,想要超越于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大多数人的认识,觉得于丹不如蒙曼,其实这略微有点想当然了。评价一个人不能盖棺定论,需要客观公正。这个观点,不知诸位认可吗?

5. 怎么评价于丹和蒙曼老师?

很多人喜欢国学,于丹老师和蒙曼老师,都是宣传国学的,他们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出彩,让大家记住了她们,但是,她们在一些场合中有不一样的见解,让大家觉得她们名不符实。最终,她们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一、从红极一时到形象崩塌

于丹,北师大的教授,她擅长的是主持,而不是文化解读。但是,她却凭着解读《论语》火了,于丹用现代的思维方式解读了《论语》,让大家耳目一新。
这个感觉就跟《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一样,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古籍典章,让人感觉很有趣,也很愿意品读下去。

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惊艳四座。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关注度很高,让于丹老师感受到火。她不仅出书,还四处演讲,这些费用,远远超过她当老师。可能也是这种经历,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不再是一位老师了,而是一位商人。

作为商人,就要谋利,到北大演讲的时候,只是告诉学生们一些鸡汤,引发学生不满,这是于丹老师没有想到的。
在商业环境下,可以说鸡汤,虽然这些鸡汤,对于一些人而言,是有毒的。于丹老师觉得,这样的解读,没有问题。

让她备受质疑的,是她的行为。在英国住酒店的时候,她对酒店不满意,就要求换一家,换了好几家以后,她生气了,骂了助理和翻译,这个事情,被曝光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竟然会当众骂人,哪怕是助理做错了,也不能当面骂,因为这会让助理很丢脸。

作为一个文人,素质应该很高,不应该有如此不雅的行为。看看郭德纲,他被传与王梦婷有关系,虽然这个事情被王梦婷辟谣了,但郭德纲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写了一幅字:大年初五,捏小人嘴。
面对别人的诽谤,他无意争辩,也不愿多说。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很有文化。

于丹老师是一位文化人,但她的行为却没有文化。可能当时很生气,但这样做的结果却让自己的形象受损。于丹老师没有在公众场合解释这个事情,可能还会在大学里教书育人,但她的做法,与《论语》中的谨言慎行相违背。

不仅是她,还有蒙曼老师。蒙曼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众不同,她在《百家讲坛》里讲课,是问题导入式的,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解答,引起共鸣。
二、从解读者到跌落神坛
蒙曼老师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从小也颇有文化修为,每年都给自己开了个50本书的书单,对于经典的书籍,也不会放过。

也是这些阅读,让她沉淀了文化素养,也是这些努力,成就了她。在《百家讲坛》里,她先讲的是武则天,抛出各种问题,再加以解读,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很有趣。

因为《百家讲坛》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社会各界人士,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她用幽默的语言,将历史知识传播开来,让大家耳目一新。
当她讲课的时候,几乎是座无虚席。她成为《百家讲坛》的名讲师,也让她火出圈了。很多节目请她到现场点评,这其中就有《中国诗词大会》。

在这个文化类节目中,蒙曼老师也是点评得头头是道,让大家欣赏佳作的同时,还欣赏了她的幽默。但是,她在点评《悯农》时出现了问题。
她说《悯农》是在种庄稼,这个是不是错误呢?锄禾日当午,这个锄禾,应该是除杂草,跟种庄稼好像不搭边。要说种庄稼包括种植、除草等行为,也是可以的。

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解读是四川人吃火锅,就有点牵强了。虽然四川人喜欢吃火锅,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是作者对天下的关怀之情,这种情怀,是比较大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乌衣巷》的解读,就有点过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燕子飞到的是变革之家。

刘禹锡身处的环境,不是社会变革,而是时逢乱世。他主要表达的是旧时豪门随着人事的变迁而湮灭的过程,与变革有关,但不是变革之家。
大家对蒙曼老师的崇敬之情减少了,觉得她对诗词的解读,口水化了。文化解读,是不是可以口语化?可以的,但是过于口语化了,就有点烂俗了。

蒙曼老师的人气,逐渐下降了,大家对文化人的认知,提升了。她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她们将文化知识的水准,拉低了,这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文化解读,因人而异。不能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审美趣味,就以为大众也是这样的审美。她们的行为,被人唾弃,是可以想见的。
三、对文化的理解,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于丹老师和蒙曼老师,对文化的解读,没有太大问题,可能是她们的名气太大了,大家对她们的期望太高了,不允许她们有一点瑕疵。当她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无法容忍,最终她们跌落神坛。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是一视同仁的。可能是的,但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于丹和蒙曼的文化储备很好,也能解读很多文化知识,但与大众的认知有偏差,可能就不理解了。

例如马未都曾说,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我们熟悉的床,而是马扎。这让很多人疑惑,难道当时的老师,是骗自己的吗?
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司马光砸缸,很多人认为,这个缸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但是,马未都先生表示,按照出土文物,缸在南宋才出现,北宋出现的,应该是瓮。有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

这些知识,需要相当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但是,不等于我们不知道,就不能自主理解。虽说于丹和蒙曼等文化人对文化有自己的解读,但千人千面,自己也愿意解读文化知识。
有人会说,没有文化储备的解读,可能是望文生义。错了不害怕,更不丢人,大家指出来,自己改正,也是一个促进作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文化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要是于丹和蒙曼老师能够好好解读文化,让我们雅俗共赏,也是不错的。
但是,她们选择了口语化的解读,还说了一些不大对的知识,这样就有点误导大家了。至于她们私下里会不会道歉,那就不知道了。

很多人觉得,于丹和蒙曼的形象坍塌,实际上就是他们对知识的误读,要是普通人误读,是可以的。但她们不行,因为她们的形象是文化的传播者。
她们应该有虔诚之心学习文化知识,踏实的心进行宣讲,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名气,希望她们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会传播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写在最后:
文化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于丹老师的言行不一,导致她的形象受损;蒙曼老师对诗词的解读,出现了瑕疵,让她跌落神坛。这样出名的文化人,都能出错,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懂文化,学知识,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更高。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为了当文化小丑,大家觉得呢?

怎么评价于丹和蒙曼老师?

6. 于丹和蒙曼有谁的学问高一点?

相比之下, 蒙曼比于丹水平要高得多。于丹的专业是现代传媒 , 而蒙曼是文史学科的科班出身。于丹没有扎实的文科根底,但在语言的‘’游走‘’上下过一番功夫。细听她的讲解,大部分是废话和赘话,对于没有文化基础的人,可能会觉得于丹讲得字正腔圆、阴阳顿挫,那架势、那风范,能把一般讲师,盖过几条街。但骗不了多少有点文学根基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正儿八经、华丽的胡说八道!

反观蒙曼老师的讲课 ,清新自然亲切可信,给人感觉有一种亲和力, 绝对没有卖弄、哗众取宠的意味。而且论述的幽默风趣,其旁征博引 、引经据典,不用多讲, 大家都会觉得蒙曼是一位学富五车,充满书卷气的学者。听她的课,如沐春风,让人心情愉悦。看看于丹的拿腔拿调,就能体会到蒙曼的学风可贵。
蒙曼是老师倒是真的,是做学问的人。前一段看蒙曼的职称是副教授,更加感觉她是一个有真学问,不沽名钓誉的人。为人师表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名饰名包,传道授业解惑即是良师。

于丹相比较而言更像个演员,胸有点墨就忘乎所以,拿耍大牌当个性,恰似被一群弱智观众惯坏了的蹩脚演员。于丹又像一个厨师,收来食材加工一下卖给大众。类似的厨师很多,智商高的做西餐,像高晓松;有真知灼见的做佛跳墙,如梁宏达。而于丹充其量会做个汉堡,绝对到不了披萨的水平。

蒙曼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表现不俗。赢得多数观众的喝彩!蒙曼尽管学富五车,但很谦逊低调。余以为评价一位学者,首先看他的讲话是不是有根有据,是不是见解独到,且能指导别人,能代领人走出某团迷雾,其它的都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