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准则下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024-05-20 00:59

1. 最新准则下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最新准则下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 现金流量表的相关准则

现金流量准则的内容为:第一章第一条 为了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本准则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第三条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章 基本要求第四条 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第五条 现金流量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但是,下列各项可以按照净额列报:(一)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二)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三)金融企业的有关项目,包括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贷款本金、活期存款的吸收与支付、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款项的存取、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资金、以及证券的买入与卖出等。第六条 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索赔等特殊项目,应当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类别中单独列报。第七条 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第三章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第八条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九条 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之一取得:(一)企业的会计记录。(二)根据下列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第十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二)收到的税费返还;(三)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四)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五)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六)支付的各项税费;(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第十一条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类别。第四章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第十二条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第十三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四)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五)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七)投资支付的现金;(八)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九)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第五章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第十四条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第十五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一)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三)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四)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五)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六)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第六章 披露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至少应当单独披露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下列项目:(一)资产减值准备;(二)固定资产折旧;(三)无形资产摊销;(四)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五)待摊费用;(六)预提费用;(七)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八)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十)财务费用;(十一)投资损益;(十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十三)存货;(十四)经营性应收项目;(十五)经营性应付项目。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以总额披露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下列信息:(一)取得或处置价格;(二)取得或处置价格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三)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四)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按照主要类别分类的非现金资产和负债。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或在未来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下列信息:(一)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金额。(二)企业持有但不能由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子公司使用的大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金额。

3. 关于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

关于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4.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当期现金净增加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净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在于提供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赚取和支出信息,以反映企业现金周转的时间、金额及原因等情况。
直观地看,现金流量表就是对比较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动成因的详细解释。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较为复杂,这使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充分理解利用其信息,而且对其作用和不足也缺乏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扩展资料:
相关应用
通常,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会计造假不容易。就如虚假的合同能够签出利润,但签不出现金的流量。
在关联交易操作利润时,往往也会在现金流量方面暴露有利润而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所以,利用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去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比每股盈利更加客观。
不过,每股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较好的税后利润指标,但现金流量则不充分,这就是典型的操作利润的关联交易所导致的。随着年报公布家数量增多,这种现象会被凸现出来。
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内变卖资产,而出现现金流大幅增加的现象,也不一定是好事,这将影响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投资者最好选择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双高的个股,作为理性的中线投资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分析

5.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3%)+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为(1)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3%)+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5、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6、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8、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9、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10、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11、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12、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1)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14、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15、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16、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17、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1)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2)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1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1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2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21、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6.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当期现金净增加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筹资现金净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在于提供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赚取和支出信息,以反映企业现金周转的时间、金额及原因等情况。
直观地看,现金流量表就是对比较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初、期末余额变动成因的详细解释。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较为复杂,这使大部分投资者很难充分理解利用其信息,而且对其作用和不足也缺乏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扩展资料:
相关应用
通常,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会计造假不容易。就如虚假的合同能够签出利润,但签不出现金的流量。
在关联交易操作利润时,往往也会在现金流量方面暴露有利润而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所以,利用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去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比每股盈利更加客观。
不过,每股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较好的税后利润指标,但现金流量则不充分,这就是典型的操作利润的关联交易所导致的。随着年报公布家数量增多,这种现象会被凸现出来。
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内变卖资产,而出现现金流大幅增加的现象,也不一定是好事,这将影响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投资者最好选择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双高的个股,作为理性的中线投资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分析

7.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分析计算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8.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附则

本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附:现金流量表参考格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