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的传闻?

2024-05-09 20:00

1. 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的传闻?

这条传言突然网红,无风不起浪,真假毫无意义,这一天早晚到来。首先,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喜迎知识分享战国时代;其次,我更同意知识分享没有疆界,鼓励平台充分竞争;再次,呼吁知识传播有版权,但不要垄断排他。

第一: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作为“知识分子”,欢呼着迎接知识分享的春秋战国时代知乎作为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的先行者,虽然率先起跑,但“有关部门”并没给知乎颁发一块独家经营的牌照。随着各大平台后知后觉,明白了知识变现这是一片蓝海,于是纷纷开始上马问答模块,谁也挡不住,也不应该阻拦。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忘了百度的早期巨大贡献。我不能不提起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等先驱,可以不客气地说,现在这些“各种问答”都发源于百度知识产品。百度知识产品作为问答模式的鼻祖,据说也开始振兴问答产品,我们有理由期待和欢迎百度问答王者归来。
“今日头条狠挖知乎大V,这是要干死知乎的节奏”,这些传言一经流出,立即炸了锅。知乎叫屈,头条否认,都显得大度而高雅,我们看惯了若干“外交辞令”,相信不相信传言,这是次要的,无风不起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是不是表面一团和气、暗地下手挖角,这些也不重要,这样台面下较劲的事儿多了去了;重要的是:挖角这样的事一定会发生,即使不是这次,也是下次;你不这么干,别人也会这么干,最后大家都这么干,“问答市场”终究会走向充分竞争,直到在动态中达到短暂平衡。这是市场规律。互联经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进入春秋时代,也是民间自媒体和“知识分子”的盛唐时代。在过去资讯、明星、网红、意见领袖风生水起的同时,行业达人、知识专家、个人IP也开始崛起,使问答产品进入春秋时代,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当支付渠道越来越便捷的时候,个人知识交易变现的风口一样可以到来。平台的竞争,对于广大优质作者是一道福音,有关部门也没有规定只能结婚不能离婚,这个传言,真假不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也无法阻挡问答平台春秋战国的到来。
第二:知识分享本无边界,充分竞争既是市场规则,也是丛林法则问答产品也是知识产品,就像文学、音乐、美术、影视、论文等作品一样,进入交易市场,一方面应该受到知识版权的保护,一方面受到市场价格的保护。所以,问答平台之间的竞争,终究是优质内容的竞争;优质内容的竞争,归根于人才的竞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知乎的委屈,在于知乎本来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自己的庭院里种花弄草、岁月静好。问题是,你不能阻挡别人对你家院子里的花草的觊觎。当春风翻墙入院,更不能阻挡“花草种子”长腿,随风飘向“更肥沃土壤”。今日头条下手之狠、攻城略地,打破了“躲小楼成一统”的局面,“知乎”不“在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能“空悲切”。
今日头条作为自媒体平台一匹鬃毛凛冽的“黑马”,依靠“精准算法、智能推荐”,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自媒体俱乐部的大咖。“精准算法、智能推荐”,不是提出最早的,但却是玩的最好的,头条有当武林盟主的野心,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他不说,不代表他不做。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像商品市场的竞争,正应景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今日头条想坐稳自媒体平台的不管是第几的交椅,天性里就奉行做大做强、赢者通吃的惯性思维,开始大举进攻问答、微头条等模块,目标指向路人皆知。自媒体就是江湖,谁当上“老大”,谁就能独占花魁,这就是丛林法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第三:作为作者不能“看热闹不嫌事大”,呼吁版权保护与市场竞价同样重要卖菜的打架,买菜的高兴。问答平台的争斗,优质作者心中暗喜。老东家光靠感情留人,留不住人心,挡不住价格的诱惑。问答模式,适应了人们对单一知识的需求,就像心理咨询和专家门诊一样的道理,我有病看病,从门户网站上解决不了个性需求,就会“挂专家号”,付一点“挂号费”,就是市场游戏规则。知乎和分答,玩的更邪乎,可以花钱提问,花钱买答案,还可以把答案再分销出去,说不定得到了答案还赚上一笔。现在的头条问答,还处于免费围观时代,扩大流量是初心,但头条垄断了问答之后呢,赚钱还是硬道理,不说你也懂的。
传言中“头条问答排他条款”,这肯定是事实。一些朋友与头条问答签约的,签订排他条款当然是市场法则。但绝不是也绝不应该是“卖身契”,这一条回答你收钱了,不能再卖给别人,天经地义,但不能阻挡你不能给别人“打工”,不能阻挡你出售其他回答。据说百度问答即将发力,能够巧妙地回避以上这些问题,给广大问答作者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让广大作者的智慧和知识在百度平台的海洋里充分涌流。最后,也不必顾虑问答平台的“一家独大”,这个时代,既有大超市,也有便利店;既有大而全,也有小而美;既有头部垄断,也有长尾效应。我预测,未来的问答市场,一定是大超市与便利店共生共存的模式。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火锅  ID:zhichanghuoguo  

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的传闻?

2. 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300多个知乎大v的传闻

2017年3月,今日头条旗下问答平台悟空问答签约300位知乎大V,曾引起一阵轰动。但这也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逃离,很多大V发现,悟空问答并没有知乎的社区氛围,信息流式的分发机制让大V和新人作者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也难以形成品牌价值。
2018年11月27日晚,兔撕鸡与新浪建立了联系,并发出了一条召集伙伴的朋友圈。不到一个礼拜,这个名为“KOL引擎&问答”的群涌进了将近300位知乎KOL。兔撕鸡能在短时间召集这么多人,是因为知乎KOL太需要变现了,但知乎短时间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2019年1月8日,微博问答官微宣布百位答主入驻,不少参与此次逃离知乎计划的大V在列。
也许别的平台能从知乎挖走一些大V,却很难营造知乎这种轻松愉快、互动性强的交流氛围。我并不觉得知乎有「水化」的风险,更遑论内容质量「每况愈下」,倒是「抖机灵」比以前多了。
我也喜欢「抖机灵」,希望不要成为知乎的「罪人」才好。事实上,相对于百度知道、悟空问答、手百问答、企鹅问答、凿凿,「抖机灵」是知乎的特有文化。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平台的大V都离不开平台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是直白的流量倾斜,也可能是隐性的良好社区氛围。大V和「准大将水平」一样,有时候很难有一个固定标准。
曾经,知乎在深度问答社区一骑绝尘。现在,悟空问答这匹狼虎视眈眈。对于彼此,未尝不是好事。对于知乎,机会在于内容社交化,让知乎在问答社区平台沉淀用户关系上有了底气。对于悟空问答,机会在于内容差异化,让今日头条在新闻资讯平台同质化问题上有了突破。
悟空问答给今日头条提供了「头条号」之外的差异化内容。
头条号 VS 企鹅号 VS 百家号 VS 大鱼号
悟空问答 VS 企鹅问答 VS 手白问答+百度知道 VS 凿凿
知乎有更好的社区氛围,更好的用户关系,有更加专注于知识的社区文化,也更容易积累个人信用,建立个人品牌。
不可否认,知乎在大V变现上还有一段路要走,悟空问答的交流氛围还有待改观。对于用户,机会在于选择多样化,知乎、悟空问答百花齐放,平台会更有危机感,会更重视更多考虑用户体验,对用户来说算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