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近代发展史是怎样的?

2024-05-17 08:22

1. 英国的近代发展史是怎样的?

我看了几个,感觉这个总结的更适用于考试,希望你满意

阶段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革命背景和原因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革命发生的经济基础)
手工工场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出现。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②阶级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并利用议会有权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做斗争。(阶级基础)
③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④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发生的导火线。
2、革命的特点、任务和经过
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打着宗教旗帜.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过程:①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最后,议会军在克伦威尔指挥下经纳西比等战役打败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③成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是实际的军事独裁者。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从过程看,这是英国革命中的一大曲折;从当时混乱的政治形势看,也是力量尚小的资产阶级维护革命的策略。正是在当时政治斗争尖锐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⑤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3、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革命的影响
建立:1689年,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约束国王行为的《权利法案》,这标志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到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
国内意义:以君主立宪制取代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世界意义: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要求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近代史的到来。(注:“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并无根本差异,实际做题时灵活判断。)
二、启蒙运动兴起(此时不作具体要求,只作为英国历史的过程整合)
三、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确立(非考试内容,不须详记,只作为一般过程了解)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阶段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一、工业革命
1、概念: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条件:① 圈地运动获得大量的劳动力;② 海外活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海外活动和殖民战争使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④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4、完成:到1840年左右,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突出成就: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并推动了纺织业的较大发展;克服了自然条件限制的改良蒸汽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具体为:①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② 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 交通运输: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6、主要影响:(注———此阶段不必扩展,紧扣英国的发展状态进行整理)
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二、政治状况: 
① 逐渐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
② 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殖民活动和对外关系
1、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2、亚洲革命风暴中,阿富汗、印度举行反英起义;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3、这一时期,主张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英国,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阶段三:19世纪70年代~一战的英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一、政治经济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展开,英国由于可以在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便将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注重技术设备的更新,工业发展速度减慢,被美、德超过,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退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19世纪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以科技、垄断、效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自由主义、政党政治、代议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开始在英国形成。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在英国逐渐走向成熟。
二、对外关系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实力对比变化及殖民地利益分配不均等,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崛起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英德矛盾在殖民地问题上激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同时,迫于实力相对下降的现实,英国放弃了长期以来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光荣孤立”政策,利用法、俄同德国的矛盾,于1904年和1907年先后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形成协约国集团,对抗1882年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相互争夺,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殖民活动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英国参与列强瓜分世界,最终建立包括亚洲、非洲、大洋州、拉丁美洲等地的庞大殖民体系。其殖民地比本土大150倍,“大英帝国”进入全盛。对中国,在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最终占领整个香港;伙同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阶段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其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移到纽约,英镑地位动摇。1924年,工业产量才超战前水平。
2、国际政治上,英国虽然联合法国控制了国联,打击了美国,也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英法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这个国际关系中心舞台开始向美、日所在的美洲和亚洲伸展,美日的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加,威胁着英国的国际地位。
3、国内政党政治发生变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战后经济的衰退,自由党实力下降,标榜社会主义的工党崛起,并取代自由党同保守党轮流执政。
4、军事上,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国自18世纪以来一直掌握的海上霸权被打破。
5、殖民体系动摇。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同时,在“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推动下,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高潮,英国殖民体系遭到极大冲击。如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埃及获得初步的独立;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统治享有自治权,英国国名也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6、对外关系上。
①英国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扶德抑法,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拒绝加入法国组织建立的“欧洲安全保证体系”。 
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国处于维护本国利益、祸水东引等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结果,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也引火烧身。
③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国发起的“不列颠之战”,在首相丘吉尔领导下,放弃绥靖政策,英勇抵抗德军,成为欧洲抵御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力量,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阶段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彻底丧失]
1、霸主地位丧失
由于二战中再度遭削弱,实力下降,英镑地位完全为美元取代。两极格局下,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英国的国际政治霸主地位也彻底丧失。随着大国地位的下降,同法国等步调趋于一直,推行追随美国的战略,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接受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宣传者和追随者,如:配合冷战加入“北约”。
2、恢复与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及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措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介于苏联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不断加强,1967年,参与成立“欧洲共同体”,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力量的增强,同西欧国家一起,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努力,并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3、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在战后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苏丹、尼日利亚等亚非国家独立。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和平收回香港。

英国的近代发展史是怎样的?

2. 英国发展史

  英国
  United Kingdom

  欧洲西部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人口5820万(1993)。其中83%的人口集中在英格兰。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约1/4人口讲威尔士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伦敦。

  地理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 、苏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西北濒大西洋;东部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大不列颠岛南部西侧,隔爱尔兰海和圣乔治海峡,与爱尔兰相望。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奔宁山脉和格兰扁山脉;格兰扁山脉的主峰本尼维斯山海拔1344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塞文河和泰晤士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长年多雨雾,秋冬尤甚。
  历史  约公元前 700年以后 ,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移入不列颠群岛 。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了英格兰东南部 ,在伦敦筑起了城堡。5世纪起 ,北欧部族纷纷入侵 ,有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并在此定居 。7 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合并成7个王国  ,彼此角逐达200 年之久 ;其间北欧海盗屡屡入侵 。827 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 ,并于1016~1042年沦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 ,称威廉一 世 。1215 年约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王权遭到抑制。1337~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于1588年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系列殖民扩张 。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2年发生保王党和议会党人之间的内战  。1649年 5月 19 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8 年发生了“ 光荣革命”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8世纪后半 叶至19世纪前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14 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 ,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 ,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落。1931年被迫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殖民体系开始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战后经济实力削弱,政治地位随之下降;在世界反帝反殖、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英帝国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现维持着松散的英联邦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由英国保守党和英国工党轮流执政 。1979年5月,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在1983年和1987年大选中保守党连胜。1990年11月,J.梅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成为英国首相。1992年以梅杰为首的保守党第四次蝉联执政。1997 年 5月 ,工党领袖T.布莱尔出任首相。1998年4月10日 ,英国、爱尔兰与北爱尔兰有关各方达成北爱尔兰和平协议。
  政治 英国迄今无成文宪法  ,它以历来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惯例、传统、宣言、法案等作为行宪准则,主要有《自由大宪章》、《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议会法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 、武装部队总司令 、英国 国教和世俗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等。但实权在内阁。在位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登基。
  英国议会由国王(女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亦称贵族院,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主教组成。上院议长麦凯勋爵。下院亦称平民院,1997年5月选举产生的下院 ,议长为贝蒂·布斯罗伊德。英国内阁由首相 、枢密大臣和重要大臣组成 。1997年5月组成的内阁,由工党的布莱尔为首相。英国的主要政党有:①保守党  。前身为 1679 年成立的托利党 ,1833 年改用现名。②工党 ,1900年成立 ,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 ,1906年改用现名。③社会自由民主党 。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支持同自由党合并的多数派组成。其他政党还有民主左翼、英国共产党新党、绿党。
  经济  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名列第五。自1981年下半年到1989年底,经济持续8年低速增长 ,通货膨胀率一度明显下降,失业现象有所缓和。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90年下半年经济进入衰退,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固定投资下降,工业产量出现负增长,失业上升。这次衰退是战后最长的一次。1993年初经济开始复苏,但势头微弱,年底渐趋稳定 。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3485亿英镑(  以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 ) 。货币单位英镑  ;汇率为1英镑兑1.502美元(1993年平均汇率)。
  英国是欧共体中能源最丰富的国家。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  ,为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森林覆盖面积 227 万公顷。英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等传统工业日趋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亟须更新改造。航空、电子、化工等新兴工业较为先进。海底石油开采、信息工程、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等方面近年有较大发展  。主要工业品有煤 、生铁 、原油、新闻纸、电力、汽车、合成橡胶等。

  英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全国75%的土地用于农业,大部分为私营农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燕麦、马铃薯、甜菜等。英国1/3农场专事养殖业,主要牲畜有牛、羊、猪和家禽等。英国是 欧 洲 最 重要的捕鱼国之 一 ,可 满足本国2/3的需求量。
  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地位日显重要。1993年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旅游业为英国重要经济部门之一。主要旅游点为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
  英国交通以陆路为主。铁路运输发达。伦敦有相当完备的地铁网  。1993年6月20日英法海峡隧道贯通  。铁路总长1.65万千米,公路总长36.23万千米 ,其中高速公路3147千米。内河航运线总长3750千米 。共有大小港口300多个。主要港口为萨仑沃、伦敦 、蒂斯-哈特浦尔 、米尔福德 - 黑文、格里姆斯比-因明翰 、福斯 、南安普顿、奥克尼、菲利克斯托、米德维、多佛 、利物浦 。年客流量在100万以上的国际机场有12个,主要为希思罗、盖茨维克、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北海油田的石油大多通过水下输油管运回陆地。输油管道总长1686千米;输气管道约5330千米。
  英国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张多边的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石油等;进口原材料和食品等。最大贸易伙伴为欧共体。1992年同欧共体的贸 易占英外贸 额一半以上 。其次是其他西方国家 、北美、经合组织成员国、石油输出国家、发展中国家、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德国是英国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其次是美国。英国的对外投资绝大多数投在发达国家。英国的对外援助国有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几内亚、马拉维、莫桑比克 、赞比亚、乌干达等。外国在英国的投资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美国几乎占一半。
  文化教育  实行5~16岁儿童的义务教育制  。国内基本无文盲。中小学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和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主要报刊有《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观察家》、《经济学家》等。英国主要通讯社有路透社、新闻联合社、交换通讯社。英国广播事业历史悠久,业务发达。英国广播公司创办于1922年,1936年即播放电视节目。

  对外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国力衰落 ,殖民体系瓦解,英联邦日趋松散。面对战后形成的两极体制,英国于 60 年代中期调整其外交国防政策 ,将防务重点放在欧洲。1973年英国参 加 欧 洲共 同体 ,自 此欧洲 在英国外交中占有“优先地位”,但英国也不放弃向美国靠拢,在重大问题上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的政策主张。1991年以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两极体 制 的终结 ,英国积极调整外交政策,以图在新格局中继续发挥大国作用。
  英 国与中国于 1954 年  6 月 17 日达成互派 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 13 日 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8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有较大发展,高级互 访不断 增多。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 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2年10月港 督彭定康提出香港政治体制方案以来 ,中英在香港问题上出现分歧 ,致使两国关系发生困难。1993年12月15日,港英当局不顾 中方反对,单方面将部分政改方案提交立法局,严重 损害 了中英关系。两国签订的其他重要协定有:避免双重征税和 防止 偷税漏税协定,空间合作谅解备忘录,第二经济技术合 作协定、促 进和互相保护投资协定,关于优惠贷款安排的备 忘录 、中英大气科技合作备忘录、1991~1993年中英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交流计划,新的卫生合作协议等。1992年中英贸易额达19.4亿美元。
  英国主张加强同西欧的关系,支持欧共体,赞成建立共同体统一大市场,但反对建立超国家的“欧洲联邦或邦联”,对欧共体、社会宪章持保留态度。1988年英国与欧共体其他11国的贸易占英外贸总额的1/2  。1989 年双方贸易总额为1812.927亿美元。1993年8月英国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英国与美国有传统的合作关系。1979年保守党上台,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英视美为主要盟国。冷战后,特别是克林顿上台以来,英美特殊关系持续淡化,两国在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分歧 。美在英共有驻军3万人 ,有10个军事基地,其中潜艇基地1个,空军基地9个。
  英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英联邦国家有着传统的密切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  ,英向 120 多个国 家 提供双边援助,英在非洲特别是南部非洲  ,仍有重要利益  ,英海外投资的15%在非洲  。英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局势 ,重 视东盟的作用。英国同东南亚及中东国家来往明显增多。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3. 近代的英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西欧在西罗马灭亡后,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到11世纪,才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游牧的日尔曼人有很多分支,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许多王国,其中以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在查理曼统治的四十六年中,经过一系列的对外征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法兰克王国版图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北起北海、波罗的海,南到意大利,全境与西罗马帝国相差无几。查理曼的儿子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发生内战,最后将帝国一分为三。在这三个儿子的领地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近代欧洲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日尔曼人的另一个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大不列颠岛上所建立的小王国,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近代的英国。

近代的英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4. 英国发展史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
   
  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
  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
  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
  1940年4月丘吉尔组成战时联合内阁。
  丘吉尔上台后,立即组织敦刻尔克撤退,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并迅速扩充军备。
  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400万常住居民举行公投,以决定苏格兰是否将成为一个独立 *** 国家。
  公投已尘埃落定,苏格兰继续留在英国,英国的统一和完整得以保持。
  
   扩展资料: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
  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现今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 *** 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
  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5. 按时间顺序整理世界近代现代英国的发展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按时间顺序整理世界近代现代英国的发展史

6. 英国近代史

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我国史学界一般以17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作为英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海外的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资产阶级崛起为一支新兴且强大的政治力量,17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斯图亚特王朝的冲突日益尖锐。
1658年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道路。
18世纪中叶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了,从19世纪30年代起,他们凭借借助工人阶级的支持,通过一系列改革,如1832年、1867年和1884年扩大选举权的国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等,最终在20世纪初使英国建立起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扩展资料:
17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不断向外扩张,在随后的300多年里,英国由一个仅仅几百万人口的岛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爆发,经过工业革命洗礼后的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信贷中心。
英国愈发不断扩大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欧洲、中国香港,还有美国的一部分领土,共有50多个殖民地。
英国成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大的国家,因为英国的领土横跨七大洲,四大洋,24小时任何时间内,太阳都能够照到英国的部分领土,因此英国人自豪的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国历史

7. 英国近代史的开端

  17 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我国史学界一般以17 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作为英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革命的前提条件至少要追溯到前一个世纪。16 世纪,都铎王朝的两位杰出君主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和维护了英格兰王国的统一和独立。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因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成为最强大的社会阶层。进入17 世纪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同入主英国的原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冲突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被西方学者称作“大叛乱”的革命。英国革命在外表上是一场宗教战争(“清教徒革命”),其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其结果是建立起新型的贵族政治和君主立宪制。在革命期间,英国征服了爱尔兰,并控制了苏格兰。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会合并,实现了政治统一和境内贸易自由。1800 年,不列颠联合王国正式合并爱尔兰。但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从未停止。
  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享受着长期的国内和平,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对外,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合称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胜了主要对手——法国,获得并巩固了海上霸权。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技术乃至产业结构的革命。这场工业革命在形式上是渐进的,从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30、40 年代前后历经近一个世纪,但就其本质和后果而言,乃是历史大飞跃。它使英国首先步入工业化社会。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了。早在18 世纪下半期,工业资产阶级就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从19 世纪30 年代起,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借助工人阶级的支持,节节战胜土地贵族,通过一系列改革,如1832年、1867 年和1884 年扩大选举权的国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等,消除了上层建筑中腐朽过时的部分,最终在20 世纪初使英国建立起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充满了苦难,遭到工业资本剥夺的手工工人奋起斗争,从毁坏机器的卢德运动发展到声势浩大的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斗争中形成。工业革命完成后,合法斗争成为工人运动的基本特征。工会运动和工联主义在19 世纪中后期占了支配地位。此后,社会改良主义有决定性的影响。19 世纪中、后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有“世界工厂”之称。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曾因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受到打击,一度踟蹰不前,但在工业革命后,获得了更大的动力。英国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向全球扩张,建立了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欧洲国际舞台上,英国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长期采取“光荣孤立”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成持久的、有约束的同盟,而是竭力维持、利用和操纵欧陆国家间的均势。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开始出现相对衰落的迹象。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都超过了英国。由于在商业、殖民地和海上都遇到激烈的竞争,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成协约国,最终被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对世界文明有极其重大的贡献。17 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革命后形成的政治制度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楷模。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人类从此开始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飞跃。几个世纪里,英国产生了璨若群星的文化名人,如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哲学家培根、霍布斯、洛克,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文学家拜伦、狄更斯,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等。英语逐渐成为国际交往的通用语言,对世界文化的交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近代史的开端

8. 谈谈你对近代英国历史发展模式的看法

在近代历史上(主要是在十八九世纪),英国的经济发展曾经长期居于欧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几乎居于垄断地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号称“世界工场”。在184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占全世界的45%。到1870年,尽管欧洲其它国家和美国的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仍占有1/3的份额。近代英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能够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进入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赶上。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的经济也一直是发展滞缓、步履维艰,即使是在二战之后整个西方世界普遍的繁荣时期,英国的经济仍无多大起色,到60年代又先后被法国、日本赶上。到80年代,甚至连原先很不起眼的意大利也几乎赶上了英国。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的经济长期疲软、增长乏力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

一、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成败与否的深层因素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系统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上能否成功和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下列五大深层因素:1.政治和经济制度;2.文化传统;3.种族遗传;4.教育事业;5.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生产力包含了三个组成部分: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通常把这称为生产力三要素,因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优劣,也就是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工具的效能和劳动对象的多寡。下面就对这三者逐一进行分析。
所谓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方面是智力素质,也就是指人的聪明才智、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等;另一方面则是非智力素质,包括人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市场观念、商业头脑、竞争意识、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等。智力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因素,实际上就是指种族遗传因素;二是后天因素,主要是指教育事业。非智力素质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制度,二是文化传统。因为一个国家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当然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对于该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生产工具的效能,是指它的现代化程度。很显然,这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愈是先进,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程度也就愈高,那么科技水平的高低又是取决于什么呢?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也同样依靠人,而能够发展科技和运用科技的人则又都是由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教育愈发达,培养的人才就愈多,也就愈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更新,所以,生产工具的效能最终还是取决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劳动对象,其实就是指自然资源。但要评价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多寡,却必须同该国的人口数量联系起来。即衡量一个国家自然资源多寡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人均资源拥有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系统理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还必须考虑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所谓上层建筑,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至此,整个推导过程便全部完成,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系统理论(包括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论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出发,最终推导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能否成功的五大深层因素:政治和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种族遗传、教育事业、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

二、社会经济制度
在近代史上,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和消亡也比较早,因而在欧洲各主要国家中率先完成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英国封建制度的较早解体主要表现在:第一,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在进入14世纪以后就逐步瓦解,到了该世纪末,农奴制在英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第二,封建行会制度在英国的势力和影响也相对较弱,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的一些主要工业纷纷由城市转移到不受行会限制的农村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行会内部的贫富分化也使整个行会制度趋于解体。第三,作为封建制度主要支柱的贵族阶级在英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旧贵族因在15世纪的内战中自相残杀而大为削弱,而其后在商品经济影响下兴起的新贵族则大多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因此他们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封建贵族,而一个资产阶级化了的新兴社会力量。
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各国中居于领先地位,这除了因为它的封建制度较早解体之外,还因为它具备下列有利条件:第一,英国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封建割据现象,它较早地发展能够得到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扶植和保护。第二,在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主要海上航路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因而使滨临大西洋的国家都处于有利的地位,尤其是英国正位于西北欧各国同美洲、地中海、印度洋等地海路交通的要冲,所以其地理位置对于发展海运业、对外贸易和进行殖民扩张特别有利。第三,英国不象欧洲其它一些国家那样拥有庞大的官僚机器和常备军,所以政府对工商业的税收也一向较轻,这显然有利于工商业者的资本积累。第四,在欧洲各国中,英国可以说是经历了典型的原始积累过程:一方面,在英国国内持续展开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对广大农民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剥夺,使失去土地的大批农民成为自由雇佣劳动力。另一方面则是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通过海盗活动、掠夺式贸易、贩卖黑奴和商业战争来牟取暴利。由于英国在16—18世纪的殖民争夺战中先后击败其主要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法国)而成为头号殖民强国,所以其殖民掠夺规模之大、获利之丰远远超过所有其它国家。第五,在十六七世纪,英国成为欧洲其它国家的新教徒逃避宗教迫害和战乱的避难所,这些外来的新教徒大多是富有经验的商人、工场主和熟练手工业者,他们往往随身携带了资金、技术以及组织和管理生产的经验进入英国,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壮大。第六,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比法国大革命要早一个半世纪,比德国1848年的革命则几乎早了两个世纪,所以在欧洲各大国中,英国不仅是最先建立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始向政治民主化过渡的国家,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发源地,与其它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生产关系还是在上层建筑领域,英国都长期具有相对优势。
与英国相比,欧洲其它几个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都明显落后。意大利和德国虽然早在中世纪后期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工商业和繁荣的城市经济,所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比较早,但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由于商路的转移使德国和意大利都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因而导致这两国境内的工商业和城市经济普遍趋于衰退,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未能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德国和意大利都迟迟未能消除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因而使统一的国内市场无法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得不到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的扶植和保护。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法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也与英国一样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且法国较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专制王权,这既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也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得到中央政府行政力量的扶植和保护,所以在近代早期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显著领先于德国和意大利。但是与英国相比,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仍然相形见绌。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国的封建制度(包括封建土地制度、等级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等)要比英国强大得多、也牢固得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规模和进度远不如英国。在法国没有发生象英国那样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所以农民与土地分离的过程十分缓慢,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形成远不象在英国那样顺利;法国海外殖民扩张的规模和殖民掠夺所得也远不如英国。至于地处东欧的沙俄,则长期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又因深居内陆而缺乏出海口(尤其是缺乏不冻港),所以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

三、民族性
英国人在民族性上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英国人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擅长航海、经商,富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尤其是在近代史上,英国人又先于其它国家形成了积极进取,合理谋利的工业民族精神。第二,英国人素以冷静的理智和果敢的求实精神而著称,他们都具有务实重行的特点,所以既不象德国人那样沉湎于抽象的思辩哲学,也不象法国人那样热情奔放和喜欢漫无边际的幻想。第三,在清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下,英国人形成了崇尚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风貌。第四,在文化学术领域里,英国人则以重视感性知识、崇尚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而独树一帜。第五,虽然英国人酷爱自由、敢于斗争,但却不象法国人那样行为过火、爱走极端。第六,英国人崇尚秩序、遵纪守法。第七,虽然英国人常常被认为是尊重传统、作风稳健的民族,但是作为近代工业革命和议会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他们也极富历史的首创精神。第八,英国人具有冷漠、矜持的“绅士风度”,他们大多含而不露,属于外柔内刚型的性格。
关于英国在近代史上所形成的工业民族精神,近年来人们已经有较多的探讨,毫无疑问,这是英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率先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原始积累时期,英国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各国中脱颖而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最先进的国家,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英国人在清教影响下所形成的勤俭节约、力戒挥霍浪费的优良传统显然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关于这一点在下节中还要加以进一步的探讨。正因为英国人爱好自由、敢于斗争,所以他们较早地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也使其政治民主化的发展领先于其它国家。由于英国人又具有头脑冷静、善于自我克制的特点,懂得如何适时地做出妥协让步,所以自1688年以后的300多年来,英国基本上是通过一条温和、渐进的道路继续对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调整与变革,从而避免了象法国的近代史上那种绵延百年之久的剧烈政治动荡。这种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确保了英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地发展,不受政治变动的干扰和冲击。虽然英国人也同德国人一样具有崇尚秩序、遵纪守法的特点,但却不象德国人那样盲目服从权威,所以象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之类的东西在英国就很难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从而使英国的发展进程避免了由此而造成的大起大落。

四、历史与文化传统
欧洲各国虽然皆属基督教国家,但其中又有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之分,英国属于新教国家,因此其文化传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受到新教伦理的深刻影响。从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角度来说,所谓新教伦理的主要精髓就在于:
第一,新教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圣礼得救”、“善功赎罪”论,认为圣礼和善功对于灵魂拯救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新教把天主教和东正教所规定的七项圣礼削减为两项,这样就使广大信徒能够从各种复杂、繁琐的宗教活动和仪式中解脱出来,从而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世俗的工作与生产劳动中。
第二,由路德奠基、加尔文进一步发展的新教救赎观认为,人是否可以得到灵魂拯救,取决于他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弃民”,而“选民”的标志就是在尘世间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人们只有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刻苦努力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才能够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样一来,就把基督教徒最关心的灵魂拯救问题与人们在尘世间的工作表现和事业成就联系起来,因而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进取性和创造性,使广大新教徒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高度的勤奋和实干精神。
第三,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通过勤奋工作来创造财富,而且还需要通过生活上的节俭来积累财富。而“新教伦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正是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严格自律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的生活作风,主张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花销,把积攒的金钱财富全都用于生产性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中而不是浪费在奢侈的生活中。新教伦理的这一特点,不仅构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精神前提,而且也成为日后西方社会中一切有事业心、有作为的企业家们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与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相比,新教徒通常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进行资本积累、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第四,由于新教还特别强调要让每一个信徒都能读懂《圣经》以便能够直接与上帝沟通,所以新教徒历来都很重视普及教育。又因为新教徒特别注重现世成就,而要想取得现世成就,就必须具备各种实用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所以新教徒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还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安排较多的世俗性、实用性的课程。
由以上这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新教伦理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确实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所以近代以来,大多数天主教国家和东正教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显著落后于那些以新教为主的国家,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洲都是如此。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中,新教徒在经济上也通常要比天主教徒或东正教徒更为活跃,更有作为。
在新教各派中,最富有资本主义精神和最能充分体现上述新教伦理的就是加尔文派,而英国正是欧洲各国中受加尔文派思想影响较大的一个国家。除了苏格兰人所信奉的长老会是属于加尔文宗之外,英格兰的清教徒实际上也是加尔文派在英国的变种。虽然在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中首先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是较为保守的圣公会,但是自从加尔文派思想传入英国之后,很快就在圣公会的内部分化出一批更激进、更富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叛逆者,他们坚决要求按照加尔文派的思想深入进行宗教改革,清除圣公会中所保留的天主教残余,所以这些人被称为“清教徒”。由他们所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清教运动在英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形成“积极进取、合理谋利”的工业民族精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英国人崇尚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风貌也是直接导源于清教的“入世禁欲主义”。正是由于这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在英国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才使英国经济能够跃居并且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正因为英国作为一个新教国家而且又具有相对安全的岛国环境,所以它成为欧洲各地新教徒的避难所。尤其是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尼德兰、法国、德意志等地都曾经是欧洲大陆上新、旧两教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大批新教徒为了躲避残酷的宗教战争而纷纷逃往英国,以后便在英国定居下来,融入了英国社会。由于这些外来的新教徒大多是富有经验的商人、工场主和熟练手工业者,他们把当时欧洲大陆的先进技术和大批资金携入英国,所以对近代英国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
英国历史、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这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正是通过对政治自由的倡导和维护,才有可能确保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而为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权基础和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秩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有崇尚自由的传统,所以英国在进入18世纪以后成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发源地,这不仅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的正统经济指导思想,而且也为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完整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英国在文化传统上不同于欧洲大陆各国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重视人的感性认识,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观察和实验。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应用技术发展沃土,显然与这种经验主义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在当时,很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英国人都成长为卓越的发明家和技术革新天才,正是这些人成为发起和推动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骨干,而他们大多是理论知识较为欠缺的工匠型的人物。这与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因受唯理论的影响而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应用技术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英国还具有深厚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它是近代欧洲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发源地。近代早期一些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如弗兰西斯、培根、霍布士、洛克等都是英国人。事实上,欧洲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精神早在中世纪的唯名论经院哲学中已经萌芽,而唯名论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也是英国人,如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等。正是因为受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较深,所以英国人普遍看重物质的力量,他们对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关注和重视要早于其它欧洲国家。

五、自然与资源条件
近代英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有利因素就是它的自然资源条件,在这方面英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英国的煤矿和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而对近代大工业来说,最为重要的两种矿物就是煤和铁,尤其是煤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号称“工业的粮食”。而英国的煤炭储量名列世界前茅,其硬煤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9。在大不列颠岛上,煤田分布很广,形成了五大产煤区,且煤田大多为中、厚煤层,埋藏较浅,容易开采,而且煤种齐全,大部分煤质也比较好,发热量高并能炼焦。在近、现代史上,英国曾经长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差不多垄断了整个国际煤炭市场。英国的铁矿储量也很丰富,而且大致上都分布在靠近煤田的地区,煤、铁矿产匹配关系很好,这对近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第二,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其突出特点就是多阴云雨雾,日照不足,尤其是夏季低温、潮湿,这对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宜于发展畜牧业,而谷物却易受涝灾,所以在英国的大部分地区,谷物生产不如发展畜牧业的收入来得稳定。自从中世纪以来,英国的养羊业就十分发达,一直是欧洲主要的羊毛产地,这就为毛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在中世纪时期和近代早期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毛纺织工业始终是整个欧洲最重要的一个工业部门。由于养羊业很早就成为英国农业经济中的一个主要部门,所以与其它欧洲国家相比,英国农业的商品生产性质更为突出,这就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在农业中的发展。又由于养羊业适合大面积的牧场经营而不适合小农经济,所以在英国历史上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导致了小农经济的逐步消亡和大批自由雇佣劳动力的产生,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三,英国发展海运业和对外贸易的条件也极为有利,因为它不仅拥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优良港湾,而且大不列颠岛还扼守着西欧和北欧许多重要水上通道(如易北河、莱茵河、塞纳河和波罗的海诸海峡)的出口,处于西欧、北欧各国同美洲、地中海、印度洋等地海路交通的要冲。
第四,英国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不易受到外敌的入侵攻击,这就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和平安定的环境。在近代史上,英国所采取的一贯方针就是尽量避免直接卷入欧洲大陆上的战乱,以便集中力量从事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所以当欧洲大陆上战火连绵、各国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海峡对岸的英国却平安无事。

六、现代历史上英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
自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虽然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一,但其地位却是在不断地下降。本节就分别从生产关系、教育事业、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其原因。
首先,就生产关系而言,在19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仍然在进行激烈的较量,尚未决出最后的胜负,这时唯有海峡对岸的英国率先完成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所以英国能够凭借它在生产关系上的相对优势而取得生产力发展的领先地位。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时在欧洲大陆上两大社会经济制度之间的较量已见分晓,随着其它欧洲国家也纷纷完成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英国原先在生产关系上所拥有的相对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其它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相比,英国对教育的发展也不够重视,因而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英国的公立学校教育体系形成较晚,职业技术教育也相对落后,而且英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培养造就所谓的绅士淑女,所以较少顾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所提出的要求,这种方向性的偏差是英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内在弱点。尽管在英国也有一些号称“公学”的私立学校素以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异而闻名于世,至于象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则更是誉满全球,但是这些旨在培养少数精英分子的高质量学府并不是面向全体大众的,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甚小(公学毕业生只占全体英国人的0.5%),所以不能代表英国的总体教育水平。事实上,与德、美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英国在教育方面是明显逊色的,例如英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到1903年才达到88%,而普鲁士则早在1860年代就已达到97.5%,在德国的其它许多小邦,这一数字则比普鲁士还要高。又如,在1901—1912年期间,英国平均每年获得科技院校毕业证书的有530人,而当时德国的11所技术院校平均每年却能培养出3000名工程师。再如,到1913年,英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6人,而美国有31.4人,德国11.6人,法国也有7.6人。
在英国的文化传统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第一,由于在英国社会中存在着传统的等级意识和门第观念,因而使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致使许多虽有才干和进取心但却不具备高贵出身的人纷纷迁居海外以求发展,这对英国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第二,由于受等级意识和门第观念的影响,在英国社会中人们往往更看重贵族的头衔、爵位而不是企业家的开拓进取与发家致富,这种价值取向显然也是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
第三,由于近代以来英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少有挫折,因而使他们过分看重自己国家的经验,喜欢沉湎、陶醉于昔日大英帝国的光荣历史之中,形成了一种注重传统、因循保守的思想作风。
第四,由于在英国存在着重科学、轻技术和重理论、轻应用的学术文化传统,因此尽管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取得过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英国的基础研究水平也一向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其它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在英国却不能很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矿藏资源优势的逐渐丧失也是现代英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又一个不利因素。虽然英国的煤、铁这两种主要矿藏都比较丰富,但矿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总是会愈采愈少,而英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发展的历史较长,经过长期的开采和消耗,本土的矿产储量已大为减少乃至接近枯竭,而且目前还剩下的那一部分储量也大多是属于品位低下、质量不佳、开采条件亦较为恶劣的,所以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上来说,继续开采这些矿产已不甚合算,以铁矿来说,目前英国尚存的铁矿资源埋藏较深,且99%为贫矿,所以进口矿石所占比重已高达80—90%。英国剩余的煤矿资源虽然还比较多,但许多老煤田经过长期开采,浅层煤也已所剩无几,大部分资源已近枯竭。目前产量较多的主要是一些开采历史较晚的煤田。况且自5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结构的改变,煤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其地位已远远不能同早期工业化时代相比了。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英国是占有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头号殖民帝国,因此,在分析英国的经济发展时,就不能不涉及到占有大量殖民地所带来的影响。虽然驱使欧洲列强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的主要是经济动机,以期望通过对殖民地的资源掠夺和商品倾销来使宗主国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愿望同结果往往并不相符,甚至适得其反。事实上,拥有大片殖民地的国家(如英、法),其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不及那些殖民地很少(如德国)或根本没有殖民地的国家(如瑞士和北欧各国)。其所以如此,原因则比较复杂。首先,由于英、法等国对海外市场的占有和控制往往并不是完全依靠其商品本身的竞争能力,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与其殖民地的特殊关系,所以从长远来看,对殖民地市场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宗主国工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对其它国外市场的开拓。相比之下,那些很少或根本没有殖民地的国家却更加注意不断提高其工业的竞争能力。因为对他们来说,既然不能依靠与殖民地的特殊关系,所以要想打入国外市场就只有完全依靠其商品本身的竞争能力。其次,由于大多数殖民地的经济结构都相当落后,人民购买力很是低下,所以对宗主国商品输出的吸纳能力并不很强,远不如当初的期望。再者,英国对其殖民地的大量资本输出也严重影响了对其本土的工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