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024-05-08 19:21

1. 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负面影响: 1.低碳经济引导效应减少了中国的出口
2.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正面影响: 1.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专利与标准的融合
3.有利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不过我国的环保……)
4.提升奇瑞QQ的销售业绩(开玩笑滴,不过新能源动力汽车是热门的,我不知道怎么说的)

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 低碳经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哪些数据可以收集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人口不断增长、工业迅速发达的时期,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给我们得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全球变暖、酸雨、泥石流、海平面不断上升等一系列的灾害都是我们人类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结果。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掌中国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又必要积极响应全世界的号召,开始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9月,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愿意承担对世界环境保护重任的决心和乐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自从我国开始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一直都在不断地摸索着发展低碳经济前进的道路。我们觉得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政府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关于我国国计民生的巨大工程,所以政府的领导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中国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
  (二)低碳企业的兴起
  自从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很多企业都在不停地鼓励创新开发新型的节能产品和开发对新能源的利用。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全力投入低碳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园区鼓励薄膜太阳能、太阳能集热管、LED节能灯等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的产业定位为,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LED节能灯、建筑新材料、地源、水源等产业。
  (三)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建设低碳经济这个方案的提出无非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低碳的实现是离不开人们大众的支持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低碳经济在企业中相继展开,低碳生活也在广大人民中形成了。太阳能的利用,节能产品的使用,环保意识的提高在不断地得到了实现。
  下图表示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的数据变化。“十一五”这五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了2000多亿,支持新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五年来节约标准煤4.9亿吨,化学需氧量牌坊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这就是我国为建设低碳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

3. 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会有什么影响

负面影响: 1.低碳经济引导效应减少了中国的出口
2.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正面影响: 1.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专利与标准的融合
3.有利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不过我国的环保……)
4.提升奇瑞QQ的销售业绩(开玩笑滴,不过新能源动力汽车是热门的,我不知道怎么说的)

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会有什么影响

4. 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会有什么影响

负面影响:
1.低碳经济引导效应减少了国出口
2.恶化了我国贸易条件
正面影响:
1.推进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2.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专利与标准融合
3.有利于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过我国环保……)
4.提升奇瑞QQ销售业绩(开玩笑滴过新能源动力汽车热门我知道说)

5.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与对策

思想认识障碍社会低碳生活理念相当淡薄,低碳生活的思想还没有确立,低碳生活的行动更是悠悠无期。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把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加之企业片面的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其生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的社会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各级政府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也是相对较低;而且中国还处于发展的高速期,不合理不合格的经济企业比比皆是,假想如果严格按照国标运营,大有可能三分之二的企业将会被迫关门,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一落千丈。一句话耍得好“有发展必有污染,要发展但要低污染”。基础实施的障碍刚刚起步的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较大的改观,和我们提出的低碳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相比,那是远远不够的。再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则差距会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低碳经济的进程。技术障碍我国的低碳运行制度的实施管理和技术手段还相当落后。先进的低碳技术开发还相当滞后,不同的低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技术设备  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化相当于普遍。人才的障碍也可以归结为技术障碍。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是我们低碳经济进程的关键。发展低碳经济生活的建议,树立全新的地毯理念。政府要较强需安全低碳经济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为低碳经济的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低碳经济的规模。低碳经济要打破“环保不低碳,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该着眼于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作为低碳经济长远的发展目标。听取专家权威的意见:张坤民: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牛文元: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李旸: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中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与对策

6.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具体分析。

“中国外贸全年惨淡,但收盘收得好。”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如此概括,他认为,中国出口这次复苏具备有条件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定不确定性。同时,低碳经济将对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财经》:2009年中国出口在年底终于出现回升拐点,您认为出现这个拐点的原因何在?

白明:总体来看,2009年全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形势并不乐观。全年出口总量下降,但收盘收得好。

谈到出口增幅转正的原因,首先从外部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中各国刺激经济的措施效果开始显现,美国经济增长转正,外部需求显著增加。技术上,2008年年底之前中国出口还一路上升,但到11月、12月开始下降,所以去年这两个月基数偏低,今年同期增幅就被清晰凸显。

其次,国外需求长时间偏低,但经历了一年多之后,需求会有一个修正过程。例如国外很多商场、超市需要补货。

从内部来看,国务院第66次会议制定促进出口的方针,一年半时间内7次增加出口退税,实施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贷范围。

最后,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贸易量普遍降低,我国总量也降低,但在当地市场所占相对份额上升,占据了有利地形。一旦该国经济好转,则更大的市场份额会迅速形成比危机前更大的需求,加速中国出口。

《财经》:这种回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白明:我认为,中国出口这次复苏具备有条件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迪拜危机式的隐患宛如定时炸弹,这种定时炸弹还有多少颗,仍属未知。但我个人认为可持续的几率较大,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首先,国家一年多以来采取不少包括退税在内的刺激出口措施,但税率空间已释放殆尽,17%的税率因为着杠杆已用到尽头,因此,这种传统工具的力度已不可能大幅加大。

其次,内需持续好转,消化了国内的产能。很多厂商在国内需求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不愿涉足阴难测的国际市场,出口积极性不高。

另外,去年增长属于政策性刺激增长,含金量和危机前相比有些不足,如同高考,用少数民族和文艺体育特长加分的学生,虽然暂时和裸分学生一起通过考试,但将来考试加分优惠取消后,就可能捉襟见肘。

最后,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早已存在,但在金融危机期间被削弱,危机过后,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随之回归,对出口压力加大。

《财经》:全世界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您认为这场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大环境与以往相比是否有了本质变化?这种变或不变具体体现在哪?

白明:这次金融危机堪称百年未遇,但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总体态势并未根本逆转。但在这次危机中,很多国家吸取教训,经济失衡有所改善,世界更趋均衡、和谐发展。

从国际贸易权力与话语权架构上,欧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国家地位有所上升。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体系仍在欧美西方国家主导之下,但金融危机造成的此消彼长,让新兴国家地位上升,由西方主导变为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中的代表国家共同主导,其中,金砖四国的影响力尤其不能忽视。具体体现在世界经济首脑峰会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等国际场合。

另外,绿色经济将主导世界贸易,低碳经济将对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贸易合作方面,区域主导的贸易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会进一步发展,多边发展将更困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从产业结构看,在金融危机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对虚拟经济的幻想会逐步降温,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和产品贸易,对资本国际流动的监管与调节会进一步加强。

《财经》:与危机中的情况相比,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外贸会有哪些变化?

白明:第一,危机过后,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措施将回归。危机时,由于低档产品份额下降相对较小,我国出口政策以保市场为主,多多益善,但危机之后,将慢慢回归“好字当先”,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价值链,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第二,中国出口将进一步绿色化。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贸易中绿色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低碳经济的兴起为中国外贸制造了新课题。

第三,国际产业链将重构,原来占据产业链的一些公司在危机中倒闭关门,而危机之后产业链上空间重现,会有新兴企业填补空白,因此会重新洗牌。跨国公司、国家政策和要素禀赋都会发生变化。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新的、更多的机遇。

《财经》:你提到低碳经济会对世界贸易格局造成重要影响。

白明:无论哥本哈根会议是否达成协议,也无论达成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低碳化自然也是与时俱进。

首先,在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由于又要多出了一个碳要素,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转化。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占有领先地位,因而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就不那么幸运了,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无异于令其退出国际分工。

其次,在低碳经济这顶大帽子下,各国对碳关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特别是近些年来已然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达国家,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号借口。2009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称,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而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就包含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前不久,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将征收碳关税。

再次,随着未来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流动,甚至还会更加自由地流动。由此,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

此外,随着碳要素附着于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有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一些缺少碳排放权的环节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的“死结”。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国际产业链条面临着新的一轮重构机缘。

正是由于低碳经济带来的上述影响,未来若干年内世界贸易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一方面,世界贸易规模扩张将受到抑制,世界贸易依然发挥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但应当是低碳的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而非高碳的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结构将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则趋于上升。

也应看到,尽管引入碳要素有可能改变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的改变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当今世界贸易的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依然是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财经》:低碳经济对中国外贸而言意味着什么?

白明:对于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中国来说,哥本哈根会议无疑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这就是一定要彻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近些年来,在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方面,我们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实施了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等重大举措。例如,在出口退税方面,“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可是,面对着后哥本哈根时代减少碳排放的全球化进程,中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显然还任重道远。迄今为止,我国现在实现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不过,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说也并非都是阻力,也有推动力。例如,随着对碳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使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仅在劳动力成本上拥有后发优势,而且也能够在节能环保技术上拥有占先优势。事实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与中方共同签署的联合公报中强调,基于中美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两国政府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并努力开发共同的技术标准以推动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要想确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难度无疑会加大。遗憾的是,对于为数不多符合低碳经济审美标准的出口产品,有关部门并没有予以足够的支持。众所周知,由于符合节能环保的时尚,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上广受欢迎,但我们自己却要用近乎于苛刻的国家标准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戴上“紧箍咒”,实在匪夷所思。

从根本上讲,面对着世界贸易低碳化大趋势,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产业基础加以铺垫。不过,产业低碳化是个“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应对世界贸易低碳化大趋势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能够“出彩”,还需要在贸易政策上更多体现出低碳化导向。

不难看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未来的世界贸易发展也必然要呈现出低碳化特征。为此,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必须要及时调整思路,在适应世界贸易低碳化过程中力求以变应变.

7. 低碳贸易的低碳贸易简介

 中国商务部27日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指出,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但动力不足,而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报告指出,今年首季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涉案金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93.5%。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趋于增多。大宗商品涨价 碍出口报告指出,扩大内需可带动进口,但增加进口仍面临许多因素制约。在流动性严重过剩、世界经济回暖、通胀预期上升的带动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呈上行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进口。同时,美欧等发达国家仍然实行不合理的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制约中国企业进口,并影响到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改善。报告分析,中国首季外贸大幅回升主要缘于去年基数较低,而全年外贸整体发展则面临多个不确定因素。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中国须利用当前外贸回升的有利时机,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2012年11月9日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消息,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绿色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能源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创新发展大会大会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电监会等八部委联合主办。以“绿色创新 低碳发展”为主题,研究中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交流绿色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探讨世界经济低碳转型的新趋势,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环保部、科技部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创建了17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加快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金早说,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绿色低碳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全球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2501亿美元的历史记录。联合国呼吁,在今后40年内,全球每年应增加1.9万亿美元投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中国政府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测算,到2015年,中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将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 李金早表示,举办绿色创新展和绿色创新发展大会,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相关规划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国内外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产品、服务与经济低碳转型的巨大市场需求相结合,为绿色低碳企业创造新的贸易、投资和融资机会。商务部将继续全力支持绿色创新展,将之作为转变商务发展方式,调整贸易结构,促进环境产品贸易和投资,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流通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平台,为实现绿色发展各项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李金早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一是推动环境产品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我们愿与各国加强协作,落实今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的有关环境产品清单等成果,并着力消除各种贸易障碍,防止“绿色壁垒”,让绿色经济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企业。 二是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环保部、科技部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创建了17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加快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各种特殊经济区域的生态环保建设,为国内外投资者打造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的政策高地。我们将及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绿色产业、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吸收外资的重点领域。 三是大力推进科学消费和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自2009年6月至2011年底,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现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9390万台,在促进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家电的能耗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商务部将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继续推进流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完整、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旧家电回收拆解水平。四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已与英国、瑞士、意大利、芬兰、加拿大、德国等国政府签署了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启动了若干能源环保示范项目。商务部将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多双边经贸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在人才、资本、产业联盟、创新基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碳排放贸易,制订相关技术标准,营造有利于国内外绿色创新企业公平竞争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是深化南南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对外援助涉及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能、防沙治沙等多个领域。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大物资援助力度,帮助有关国家建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抗旱节水、森林可持续经营、海平面上升监测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加大培训力度,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即“低碳商务”“100元网络零售相当于节约60元资源消耗,也等于增加19平方耕地=种植3棵树苗=少开采12磅原油”。一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常常如此提倡。来自淘宝网的测算显示,“100元网络零售相当于节约60元资源消耗,也等于增加19平方耕地=种植3棵树苗=少开采12磅原油”。另据计算,通过互联网每完成一次缴费功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0.2克,主要由电能消耗所产生。而如果选择驾车或乘坐公交去银行缴费,每公里因汽油消耗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10克到160克。这就意味这出行一次所带来的碳排放相当于500次支付行为。当然,如果考虑到是坐公交车,就以50个人共坐一辆公交车计算,出行缴费的炭排放量也至少是网上支付的几十倍。事实上阿里集团一直关注全方位地参与环境保护,关注植树造林以及水资源保护等工作。此前阿里集团在杭州萧山区认养了100亩防护林作为绿色基地,从1月26日开始,阿里巴巴公司在内部启动“认栽活动”,号召员工参与认养树木,以抵消日常碳排放。马云表示,阿里集团要打造“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以保护环境为己任,因此我们不仅自觉控制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耗,而且要通过我们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整个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子商务推动的不仅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更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低碳贸易的低碳贸易简介

8. 低碳经济能否扩大我国出口贸易?为什么?

“中国外贸全年惨淡,但收盘收得好。”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如此概括,他认为,中国出口这次复苏具备有条件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定不确定性。同时,低碳经济将对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财经》:2009年中国出口在年底终于出现回升拐点,您认为出现这个拐点的原因何在?

白明:总体来看,2009年全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形势并不乐观。全年出口总量下降,但收盘收得好。

谈到出口增幅转正的原因,首先从外部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中各国刺激经济的措施效果开始显现,美国经济增长转正,外部需求显著增加。技术上,2008年年底之前中国出口还一路上升,但到11月、12月开始下降,所以去年这两个月基数偏低,今年同期增幅就被清晰凸显。

其次,国外需求长时间偏低,但经历了一年多之后,需求会有一个修正过程。例如国外很多商场、超市需要补货。

从内部来看,国务院第66次会议制定促进出口的方针,一年半时间内7次增加出口退税,实施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贷范围。

最后,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贸易量普遍降低,我国总量也降低,但在当地市场所占相对份额上升,占据了有利地形。一旦该国经济好转,则更大的市场份额会迅速形成比危机前更大的需求,加速中国出口。

《财经》:这种回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白明:我认为,中国出口这次复苏具备有条件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迪拜危机式的隐患宛如定时炸弹,这种定时炸弹还有多少颗,仍属未知。但我个人认为可持续的几率较大,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首先,国家一年多以来采取不少包括退税在内的刺激出口措施,但税率空间已释放殆尽,17%的税率因为着杠杆已用到尽头,因此,这种传统工具的力度已不可能大幅加大。

其次,内需持续好转,消化了国内的产能。很多厂商在国内需求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不愿涉足阴难测的国际市场,出口积极性不高。

另外,去年增长属于政策性刺激增长,含金量和危机前相比有些不足,如同高考,用少数民族和文艺体育特长加分的学生,虽然暂时和裸分学生一起通过考试,但将来考试加分优惠取消后,就可能捉襟见肘。

最后,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早已存在,但在金融危机期间被削弱,危机过后,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随之回归,对出口压力加大。

《财经》:全世界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您认为这场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大环境与以往相比是否有了本质变化?这种变或不变具体体现在哪?

白明:这次金融危机堪称百年未遇,但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总体态势并未根本逆转。但在这次危机中,很多国家吸取教训,经济失衡有所改善,世界更趋均衡、和谐发展。

从国际贸易权力与话语权架构上,欧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国家地位有所上升。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体系仍在欧美西方国家主导之下,但金融危机造成的此消彼长,让新兴国家地位上升,由西方主导变为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中的代表国家共同主导,其中,金砖四国的影响力尤其不能忽视。具体体现在世界经济首脑峰会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等国际场合。

另外,绿色经济将主导世界贸易,低碳经济将对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贸易合作方面,区域主导的贸易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会进一步发展,多边发展将更困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从产业结构看,在金融危机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对虚拟经济的幻想会逐步降温,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和产品贸易,对资本国际流动的监管与调节会进一步加强。

《财经》:与危机中的情况相比,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外贸会有哪些变化?

白明:第一,危机过后,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措施将回归。危机时,由于低档产品份额下降相对较小,我国出口政策以保市场为主,多多益善,但危机之后,将慢慢回归“好字当先”,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价值链,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第二,中国出口将进一步绿色化。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贸易中绿色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低碳经济的兴起为中国外贸制造了新课题。

第三,国际产业链将重构,原来占据产业链的一些公司在危机中倒闭关门,而危机之后产业链上空间重现,会有新兴企业填补空白,因此会重新洗牌。跨国公司、国家政策和要素禀赋都会发生变化。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新的、更多的机遇。

《财经》:你提到低碳经济会对世界贸易格局造成重要影响。

白明:无论哥本哈根会议是否达成协议,也无论达成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低碳化自然也是与时俱进。

首先,在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由于又要多出了一个碳要素,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转化。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占有领先地位,因而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就不那么幸运了,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无异于令其退出国际分工。

其次,在低碳经济这顶大帽子下,各国对碳关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特别是近些年来已然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达国家,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号借口。2009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称,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而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就包含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前不久,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将征收碳关税。

再次,随着未来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流动,甚至还会更加自由地流动。由此,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

此外,随着碳要素附着于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有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一些缺少碳排放权的环节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的“死结”。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国际产业链条面临着新的一轮重构机缘。

正是由于低碳经济带来的上述影响,未来若干年内世界贸易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一方面,世界贸易规模扩张将受到抑制,世界贸易依然发挥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但应当是低碳的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而非高碳的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结构将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则趋于上升。

也应看到,尽管引入碳要素有可能改变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的改变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当今世界贸易的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依然是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财经》:低碳经济对中国外贸而言意味着什么?

白明:对于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中国来说,哥本哈根会议无疑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这就是一定要彻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近些年来,在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方面,我们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实施了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等重大举措。例如,在出口退税方面,“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可是,面对着后哥本哈根时代减少碳排放的全球化进程,中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显然还任重道远。迄今为止,我国现在实现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不过,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说也并非都是阻力,也有推动力。例如,随着对碳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使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仅在劳动力成本上拥有后发优势,而且也能够在节能环保技术上拥有占先优势。事实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与中方共同签署的联合公报中强调,基于中美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两国政府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并努力开发共同的技术标准以推动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要想确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难度无疑会加大。遗憾的是,对于为数不多符合低碳经济审美标准的出口产品,有关部门并没有予以足够的支持。众所周知,由于符合节能环保的时尚,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上广受欢迎,但我们自己却要用近乎于苛刻的国家标准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戴上“紧箍咒”,实在匪夷所思。

从根本上讲,面对着世界贸易低碳化大趋势,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产业基础加以铺垫。不过,产业低碳化是个“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应对世界贸易低碳化大趋势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能够“出彩”,还需要在贸易政策上更多体现出低碳化导向。

不难看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未来的世界贸易发展也必然要呈现出低碳化特征。为此,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必须要及时调整思路,在适应世界贸易低碳化过程中力求以变应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